宝子们,打算申请新加坡本科,是不是特别想听听“过来人”的真实故事?老席今天拉来三位2025年在读的学长学姐,从申请时的“踩坑经历”到校园里的“神仙操作”,全给大家唠明白!不管你是刚动留学念头,还是已经拿到Offer准备出发,这篇充满烟火气的分享,一定能让你对新加坡留学多一份底气和期待~
一、申请篇:那些藏在细节里的“逆袭密码”
▶学长A(NUS计算机专业):文书别玩虚的,“接地气”才是必杀技!
我申请时差点踩坑——机构让我写“从小立志改变世界”,后来被NTU毕业的学姐点醒:“新加坡招生官就爱听你怎么解决身边的小问题!”后来我把“给小区老人设计简易手机教程”写进文书,详细描述了如何观察他们的需求、制作图文手册、组织线下教学,甚至附上了老人们手写的感谢卡照片。没想到这篇“不高大上”的文书,反而让招生官看到了我的同理心和行动力~
划重点:新加坡的大学喜欢“真实的你”,与其堆砌奖项,不如讲一个让你“眼睛发光”的小故事。比如帮同学组建数学答疑群、在社区义卖中设计环保包装,这些细节比“GPA3.9”更有记忆点~
▶学姐B(SMU商科):面试别背模板!招生官就爱“唠家常”
记得去年面试SMU时,我紧张到提前背了10页“标准答案”,结果面试官一上来就问:“你每天上学路上会做什么?”我愣了两秒,如实说:“坐地铁时喜欢看新加坡眼APP的本地新闻,上周还看到你们学校教授分析消费税调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。”没想到这句话打开了话匣子,面试官和我聊了20分钟新加坡的商业环境,最后还推荐我去读某位教授的论文~
避坑提醒:新加坡的面试更像“双向聊天”,提前了解学校的特色(比如SMU的小班教学、SUTD的设计思维),准备3个“生活化”的案例(比如小组作业如何解决分歧、社团活动如何拉赞助),比背“我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”更有用~
二、校园篇:选课、小组作业、图书馆抢座,这些干货快收藏!
▶学长C(NTU工科):选课别贪多!“5门课+实习”可能让你累到崩溃
我大一傻傻选了5门专业课+2门通识课,还报名了机器人社团,结果期中周每天只睡4小时,小组作业因为沟通不及时拿了B-。后来听学长建议,每学期固定4门课,留出时间去实验室跟着教授做项目,反而在大二就拿到了华为新加坡研究院的实习Offer~
选课攻略:
- 新加坡的大学实行“模块化学分”,大部分本科毕业需要120-160学分,每学期选3-4门课最合理(每门课4-6学分)。
- 热门课程记得设置“选课闹钟”!NUS的COM1(计算机入门)、NTU的EG1001(工程导论)每次开放选课就秒空,建议提前找学长要课程大纲,避开“给分严+作业多”的“杀手课”~
▶学姐A(NUS社会学):小组作业想拿A?这3个技巧请刻进DNA!
在新加坡读本科,小组作业占比可能高达50%!我总结了三个“必胜法则”:
- 提前分工:第一次组会用“Google Docs”列出每个人的强项(比如有人擅长查文献,有人精通PPT设计),明确DDL节点(比如初稿截止日、修改日、最终提交日)。
- 主动沟通:每周固定30分钟线上会议,用“思维导图”同步进度,别怕暴露问题——教授反而喜欢看到你们如何解决分歧。
- 善用学校资源:NUS的“Writing Center”能帮你润色报告,NTU的“Group Work Lab”有专业导师教你化解团队冲突,这些免费服务不用真的亏!
三、生活篇:从租房到省钱,这些小贴士让你少走弯路
▶学姐B(SMU商科):租房别只看价格!这三个细节决定幸福感
我刚到新加坡时贪便宜,租了远离市区的组屋,结果每天通勤1小时,赶上小组作业熬夜,回家连便利店都关门了。后来搬到学校附近的“学生公寓”,虽然贵了200新币,但楼下就是24小时超市,还有共享厨房能和各国同学一起做饭,周末直接步行去滨海湾散步,生活质量直线上升~
租房指南:
- 地段优先:新加坡本科留学生租房,优先选学校周边1公里内(比如SMU推荐Bugis、CityHall;NUS推荐Clementi、KentRidge),通勤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,节省的时间够你多刷两套真题~
- 查“隐形成本”:问清楚房租是否含水电网(很多房东会设定额度,超额自付)、家具是否齐全(尤其注意有没有空调——新加坡的夏天没空调真的没法活!)、押金退还政策(避免退房时被克扣)。
- 推荐平台:用“狮城论坛”找中国房东,沟通更方便;“PropertyGuru”适合找本地房源,选择更多样~
▶学长C(NTU工科):省钱攻略:学生卡就是“万能钥匙”!
新加坡物价不低,但用好学生卡能省不少钱:
- 交通:用学生Ez-Link卡乘地铁公交,比普通卡便宜30%,记得在学校的Student Service Center开通“Student Concession”~
- 餐饮:大学食堂是性价比之王!NTU的Canteen1海南鸡饭3.5新币,NUS的Utown美食广场有麻辣香锅和韩国料理,人均5-8新币就能吃饱~
- 购物:每周三去“Giant”超市,学生凭卡打9折;新加坡眼APP经常有“留学生专属优惠”,比如文具店、电脑配件折扣~
四、心态篇:从“水土不服”到“乐在其中”,这些瞬间让我爱上新加坡
🌱那些暖心的小细节:
- 第一次在NTU图书馆学习到凌晨,保安大叔主动问我:“小姑娘要不要喝杯热茶?外面下雨了,等停了再走~”
- 在SMU小组作业中,马来西亚同学教我用马来语说“谢谢”,印度同学带了妈妈做的咖喱角,我们边吃边改PPT,突然发现“跨文化合作”没那么难~
- 路过NUS的“毕业大道”,看到学长学姐穿着学位服和鱼尾狮合影,突然觉得:原来努力真的会有具象化的美好结果~
⚠️遇到困难别慌!学校都有“救星”:
- 语言课跟不上?NUS的“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”提供免费一对一辅导,我室友靠这个从雅思6.5提升到论文拿A~
- 想家想到哭?SMU的“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”每周组织火锅局,冬至还会发免费水饺,异乡也能有归属感~
五、老席总结:新加坡留学,是挑战更是“开盲盒”般的惊喜
三位学长学姐的分享里,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有踩过的坑、流过的汗、收获的笑——这就是真实的新加坡本科留学。它可能不像你想象中那么“高大上”,但每一次克服困难后的成长,每一次与不同文化的碰撞,都会让你悄悄变成更强大、更开阔的自己~
如果你还想了解某所学校的具体专业体验(比如SUTD的设计课有多“烧脑”、SUSS的社会科学实践项目怎么申请),可以去新加坡留学全知道www.bxbphd.com的“留学分享”专区,那里有上百位在读生的匿名投稿,连“食堂最好吃的窗口”都给你标好了~
你的新加坡留学故事,由哪些小确幸开始?
宝子们,新加坡本科留学的魅力,或许就藏在图书馆外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里,藏在小组作业后一起吃的那顿肉骨茶里,藏在拿到Offer时手忙脚乱给父母打电话的颤抖里~那些现在让你紧张的申请材料、未来让你期待的校园生活,终将成为你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段旅程~
最后问一句:当你看完这篇充满“人间烟火气”的留学分享,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,让你对新加坡的课堂、食堂、甚至街角的鱼尾狮雕像,多了一份向往和期待?如果有,那就别犹豫,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——2025年的新加坡,正在等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你~你准备好开启属于自己的新加坡留学之旅了吗?